你參觀過藝術展覽或是藝術博覽會嗎?知名的Art Basel或是Frieze等國際型藝博會,雖然展出的藝術品數目非常可觀,然而引導參觀者入門的資訊卻相對少很多,因此往往會讓人覺得藝術是無法觸及的領域而產生距離感。意識到如此差距的克里斯汀娜・蔡(Christina J Chua)為消弭藝術愛好者與藝術品之間的距離,與夥伴共同創立了藝術教育平台「Metis Art」,提供藝術課程和諮詢服務,傳授業餘藝術愛好者知識並給予指導,更透過清楚有條理的商業概念讓藝術愛好者能入門開始成為一名藝術收藏家。
克里斯汀娜先以文字工作者開啟了藝術職涯,爾後前往以推廣日本藝術而聞名的「OTA Fine Arts」新加坡分部工作;在過程中,這些機構對藝術家的關懷以及職業生涯的細心管理讓她感到相當敬佩。而藝術家與畫廊之間這樣密切、信任的關係漸漸為克里斯汀娜成立藝術教育平台「Metis」的想法埋下種子,Metis更被認為是收藏家在「一級市場」(如藝廊、藝術博覽會)上的教育資源。「我們將客戶介紹給合適的畫廊,並保持穩定的關係」克里斯汀娜補充道。
克里斯汀娜的商業合作夥伴克里夫・哈托諾(Cliff Hartono)來自金融界,藝術知識有限的他在對博物館、畫廊產生興趣後嘗試自學,卻因為龐大且混亂的學習資源與書籍而無所適從。渴望學習更多藝術知識的他因此成為了「Metis」的測試案例,並邀請來自法律、醫藥和金融等不同行業的朋友作為試用者提供反饋, 這份藝術教育的事業就此展開。克里斯汀娜提到,許多參與者從基礎課程上到高級課程,甚至選擇私下向他們諮詢藝術收藏的相關問題。
如果你也覺得藝術遙不可及、想要學習卻無從著手的話,就一起來看看克里斯汀娜對初學者踏入藝術領域有哪些建議吧!
藝術家的簡歷就像一張穿越藝術世界的地圖,從藝術家的教育、文化、身份背景,到他們首次參與的團體展覽或個展,以及後期的大型展覽和回顧展,甚至進入博物館收藏的過程,這正解釋了作品的價值,也能從中理解藝術家創作藝術品的工法、概念與背後的意涵。
在開始步入藝術領域、建立自己的收藏系列前,必須先確定自己想要投身於什麼樣的藝術類型、風格或主題,譬如:對女性藝術家作品的偏好或是東南亞藝術等地域的傾向,決定之後就開始求知若渴地閱讀書籍文本,並盡可能實際參觀畫廊以了解更多藝術品與藝術家的相關訊息,因為收藏藝術品不僅是物品的積累,更是作為對特定藝術家的責任與承諾,同時也反應了收藏家的藝術品味與興趣。
此外,克里斯汀娜更提出了對藝術收藏的看法,她認為收藏家在購買作品時便成為支持藝術生態系統的一份子:「許多人認為他們必須加入機構委員會或董事會才能被認為是藝術的贊助人,但實際上任何人在任何位置都可以發揮作用,無論多小的收藏都具有社會使命。」
克里斯汀娜表示在藝術的世界裡是可以進行激烈對話與交流,不過藝術也跟任何行業一樣會有爭議和衝突的發生:「但我相信藝術能接納許多不同類型的人,並讓許多不同的聲音被聽見。」